{SiteName}
首页
辽阳市新闻
辽阳市学校
辽阳市人口
辽阳市旅游
辽阳市小吃
辽阳市美景

郑岙白水岙钟桥岙底,温州这些地名你听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岙,为山中深奥处;河湾可泊船处。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龙湾的岙大抵为海湾可泊船处。从大罗山南起海城街道至状元镇有东岙、郑岙、南凰岙、钟桥岙(岙底)、白水岙、戴家岙、双岙、范家岙、北凰岙、山西岙、西台岙、干岙、田岙、大岙,及黄石山的金岙、上岙、吴岙、沙岙儿等。

本文选出有代表性的郑岙、钟桥岙(岙底)、白水岙三个岙作简单的溯源,资料来自于文献谱牒与村民的叙述。

山岙中无人居住的古屋显示当年“藏富深山”的荣华。

从海中孤岛到沿海重镇

据专家和出土文物考证,年前大罗山是海中的孤岛,正如晋郭璞云:“东瓯在岐海中也。”约至年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瑶溪半山劳作生养。至晋代,在天柱峰东面山坪上兴建天柱瀑泉寺。到了唐代,经由海潮作用,大罗山濒海环山地带,逐渐被冲积成部分陆地。据有关府志及文献载,唐贞观间(~年),在今永中街道建有乾元寺,寺前街即因位于寺前而名;唐乾符四年(年),在北凰岙莲花山麓,兴建国安院;石晋开运三年(年),在双岙建安仁院。由此可见,其时大罗山和黄石山之间也已成陆地。

随着海平面的下降,沿海泥沙的堆积,使陆地逐渐扩张,先民们从山上迁下居住,生齿随之增多。据《新唐书·食货四》记载,大历初(约公元年),全国“有嘉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大昌、侯官、富都十监”。唐宗室李谞出任为永嘉盐官。这时海岸线已退到今永中寺前——刘宅以东,两地之间形成一道长6公里老沙堤;三面环山的郑岙、白水岙也已成陆。先民已从事晒盐业。到宋大平兴国三年(年),官府设密鹦(今属玉环县)、永嘉两场。因永嘉场地理位置优越,“限奥多处则盐多”,得盐率高于他场,盐业蓬勃发展。

宋元丰四年(年)二月,度山胡姓先祖胡拱,葬于度山头大垅。宋元祐戊辰(年)科进士,陕西双溪人叶温,于南宋定都之后,到温州做官,后迁居瑶溪浃底。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教随将兴起之时,宋乾道二年(年)海溢,把永嘉场沦为泽国,原住民汩没殆尽。其后,官府移文福建,召人补籍。大批闽人的徙入,开启了永嘉场移民时代,人口从各个岙向海涂蔓延,使永嘉场盐业经济与文教事业迅速发展,至明代成为温州经济与文化的重镇。

记载最早迁入郑岙的姓氏

郑岙,别名溪南。位于大罗山西南山麓,南西北三面环山如屏,华峦叠翠,林木蔚森。天马山(元宝山)自东南驰来,过郑岙南山接歪头尖,屏列郑岙南面,西面耸立尖毛厅与水碓坑二山,中隔水碓坑,势甚雄强。北抱茅垟山自西延东,又有一山峦隆起,即燕窠山。其山脚下有清溪,旋绕环若水城。因村在此溪的南面,故号溪南。

如前所述,郑岙在唐代已成陆地。据有关谱牒记载,唐盛时,就有郑姓迁入到郑岙居住了,几代后,出了一个知县。于是,便把这个地方名为“郑岙”,一直沿用至今。故此,郑岙郑姓,是永嘉场有文字记载最早居住的姓氏。郑姓初来居住时,东面今三甲等地方还是大海。为了抵御海潮的冲击,来居后不久的先祖,在整个岙的出口处修建海堤。先前,笔者与王俊海老师一起去郑岙查访,据村中85岁高龄的孙汝进老人说,现在村前南北走向的高坎道路,是宋以前保留至今的横(土夅)。据上推知,郑岙到盛唐时,成陆尚至横(土夅)处。询及老人宋以前郑岙的有关情况及传说,岁月遥远不知所云。

到了宋代,由于山寇盗贼猖狂,经常出没,对村民烧杀掠夺,郑姓子弟不堪兵火的肆扰,举家四处迁居,于是郑岙郑姓逐渐衰弱。又遇乾道二年大水,实存者什一。灾后几十年,有名叫王绿,字伯岳的人,携家带口从福建长溪赤岸太原丼野龙原(今福建霞浦县松城街道桥头村)来此,初想到郑岙安顿家口居住,然孑遗的郑家不予接纳。没有办法,一家人只好到离郑岙不远的天马山下一处叫马园的地方临时居住下来。因此地地势较高,前为海涂,其时郑岙横土夅)东片的三甲地方,已经稍稍堆积泥沙,潮涨为海,潮落成涂;后依青山,旁又有一片平地,可耕可种可捕,生存基本不成问题。若干年后,三甲环川海涂积成陆地,他们举家迁往居住。

到元末,郑岙郑姓出了一个叫郑贤一的财主,生有五个女儿,招赘永嘉菰溪叶良琥为五女婿。叶良琥和妻郑宁五生育三个女儿,三女叶妙清嫁给王绿的六世孙王益宗为妻。叶临终时,就把所居的房屋地址及位于后屿的山产,都传给了王氏,并托益宗的三子永平,料理后事。此后环川王姓发族为永嘉场巨姓,至今人口二万多,占天河镇人口87%。王绿就为环川王氏始迁之祖。

郑岙郑家衰落后,又有方姓不知在何年迁入居住,可能也是入赘郑家。到明初,永嘉菰溪朱涂人孙原实(~年),号笃庵。入赘郑岙方家。见此地可耕,山可种,山川秀丽,俗尚敦宠,就拓基立业而居于此。此后方姓迁移他地,逐渐衰落,孙姓绵延至今。

唐时就已有盐业的白水岙

横塘山与北对面的石室山怀抱又成一岙,就是白水岙。从白水岙登山有盘谷湖,天柱瀑泉寺即在此。旧时石室山巅有白水漈,倒落千丈,浸灌诸野。因瀑布的溜白好像美人的样子,故又称为“美人瀑”。传说美人瀑可以预测睛天或阴雨,如果美人瀑发出的声音沉闷,天就快要下雨了;如发出的声音清脆好听,天将要晴了。

白水岙到唐时已有人从事盐业。约至五代时,在白水后垟,即今诸募桥西岸设置盐监,旁立义仓,收贮盐课。据有关谱牒载,五代时,有叫潘遇的人,曾以钦差巡盐监察御史,按验盐场,后来卒于横山。宋初被封为横山宫主,又在横山麓建潘御史庙。此后几十年,郡城仓后薛正明(?~年)二子文耸迁入白水居住。文耸长子薛京,进士。终官右承奉郎。又有姜姓迁来居,据考证,白水姜姓迁入时间至少在北宋中期前。

郑宅村姜和国说,在天柱寺的西部山上,有一处名叫“姜家儿坦”的地方,相传白水姜姓初迁居于此,以后才搬居山下。此处有一岩石,上突出如屋檐,下凹进如室状,可容一人躺进睡觉。一天,有姜姓族人来此砍柴,累了,就躺在此石下睡觉,因为疲倦,未几就熟睡了。忽然下起了暴雨,山洪爆发,把此人冲下,循盘谷从百步坑跌下,沿长坑过牛桥至后津兴仁堂。此人一觉醒来后,却完好无损。经此事后,有人在岩石上刻了“梅天勿躲雨”五字,至今字迹尚在。至元时,又有郑祥,字肇一,从乐清转迁这里居住,娶住在这里已二三百年的姜姓女姜贞为妻。之后,郑姓兴旺起来,成为大族,就以姓氏名地,一直至今。

宋以前,永嘉场土地成陆不广,特别上面提及的三个岙,它们实为罗东发源之处。而刚刚成陆的岙区,流迅而鲜容,山驶而勿踞,生存环境相当恶劣。勤劳勇敢的先民们,用几代人的汗水开垦自己生存的土地,使子姓耕者有沃土,读者无嚣尘而至百世。祖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无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众多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这个城区的文化记忆。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只注重城区的物质利益,而忽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人文关怀。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记忆消失、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好多原住居民对文化传统认知肤浅、对城区精神理解错位和对城区发展前途迷茫。故笔者籍此小文呼吁,请多多关心我们生存的土地,我们的家园,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夕阳下的这一脉文化记忆。共同努力,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区空间。

古时曾为避风港的钟桥岙底

大罗山有支阜从西迤逦到东,有一山横亘而出,此即横山,又名横塘山。横塘山的南对面为金山,两山环抱成山岙,以南山麓有村钟桥而名岙。沿山进入此岙,金山北驶逼近横山形若门。转过山峦,又成一个岙,南环金山,西依八份山,北即横山。所以,村民名此为岙底。据当地村民说,在岙底外今金山寺附近,曾发现古代沉没的船只构件。可知,此岙在远古时期是大海,而岙底的特殊位置,成了航海人的避风港岙。至晋代,人们到山上的天柱瀑泉寺朝拜,可能经由此岙上下。在岙底西北角,今百步梯对面的山壁上,至今留有很多人工开凿石孔。当地老人认为,可能是古时栓船用的船桩孔。

到了唐代,此岙也成陆。不知何年,相传有施姓人来居,出了一个御史。至清代时,白水郑宅的郑家人还曾看到施御史的坟墓故址。之后又有陈姓迁入岙底居住,名居地为陈屯门。据四甲汪祥宗老师说,陈屯门的陈姓可能是宋代陈宜中的后人。但只是传说,缺乏可稽证据。《四甲汪氏宗谱》载,二世祖汪成寓(~年),元至正间入赘陈屯门陈姓。据此推断,陈姓在元初就已居此生养好几代了。至元末,台州方国珍叔侄窃据温州,陈屯门陈姓子弟都附方氏。及明初遣兵克复,诛从逆的人,陈姓不可幸免,充军辽阳,陈屯门的家产都被官方没收,岙底陈屯门就人去地荒

岙底外岙今钟桥村,约在南宋嘉定间,有吴姓名叫绍衣的人,自括苍徙来居住,传几代后,人丁不旺。至元末明初又有金岙林文荣迁来。此后,吴姓或无嗣或迁徙,于明嘉靖间有迁今永中街道寺西村上吴,吴姓在钟桥就衰落。而林文荣发族繁衍后代成村。

来源:龙湾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oyangshizx.com/lysrk/1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