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辽阳市新闻
辽阳市学校
辽阳市人口
辽阳市旅游
辽阳市小吃
辽阳市美景

陈独秀为何在中国政治舞台消失倔强刚烈暴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为庆祝中共建党百年,最近几部反映建党前后而播出的电视剧,得到了国民的高度好评和认可。不可避免地,其中都有中共主要创建者陈独秀的身影。但不管是做为主角的《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还是《中流击水》、《大浪淘沙》等剧中的陈独秀,都展现了陈独秀胸怀理想、义无反顾、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一面,但也反映了他倔强刚烈、暴躁固执甚至专断的性格。

陈独秀从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始,历经五四运动、创建中共并连任五届中共领导人,到年7月大革命失败黯然辞职,这十二年,在民国错综复杂、你来我往的政治舞台上,陈独秀无疑都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之一,有时可以说是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这位一呼百应的历史领军人物从叱咤风云到穷途末路,从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政治文化领袖到沦落为政治弃儿,最后难寻一处安身立命的归宿,乃至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孤独寂寞地抱病而终。为何陈独秀逐步退出中国政治舞台除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对中国农民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等主客观原因外,陈独秀的性格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陈独秀的性格,在他的前半生尽管受尽苦难,但适逢民主、共和正深入人心同时各派军阀轮流坐庄的民国,却仍然能成为胜利者,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他的人生晚期,仍象一个千山独行的孤独者,刚强的个性也发展为刚愎自用,即使走入歧途,也不改一条道走到黑的偏执,很难回头。开始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与他参与创建的那个党也渐行渐远,也就再也不是时代的宠儿。

章士钊

陈独秀的好友章士钊有感于他的性格,在年就警告他:“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音同“聂”),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踣(音同“薄”,跌倒之意)。”意思是,陈独秀像匹不受羁绊的野马,不陡峻的坡不爬,回头之草不吃,最后一口气没了,路也走不通了,也会像普通的马一样倒地死去。一语成真,这话恰恰成了陈独秀一生的写照。

陈独秀也有自知之明,他在《实庵自传》中对自己也有个总结:“有人称赞我疾恶如仇,有人批评我性情暴躁。其实我性情暴躁则有之,疾恶如仇则不尽然,在这方面,我和我的母亲同样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有时简直是优容奸恶,因此误过多少大事,上过多少恶当,至今虽深知之,还未必痛改之。其主要原因固然由于政治上之不严肃、不坚决,而母亲性格的遗传,也有影响罢。”这一段自我剖析的话,真实中肯、恰如其分地总结了陈独秀的一生和性格造成的影响。总的来说,刚烈、倔强、直率、暴躁、固执是陈独秀的主要个性,这种个性既使他受益,也使他受害。那么,陈独秀的性格到底多倔强刚烈?本文就从陈独秀的求学、婚姻、工作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的事例试做说明。

陈独秀

一、自幼刚强,充满叛逆精神

陈独秀的父亲兄弟共四人,大伯、二伯早年去世,陈独秀出生不久,父亲也离世了。其四叔陈昔凡因膝下无子,陈独秀五岁时就过继给他。陈独秀的爷爷陈章旭,是个私塾先生,执教严厉,乡人多对其心怀敬畏,称之为“白胡子爷爷”。而他对聪明的陈独秀也多有寄望,在陈独秀六七岁时就开始教他“四书”“五经”,可陈独秀却觉索然无味。有一次,陈独秀因背不出书被爷爷痛打了一顿。一旁的陈独秀母亲看得心惊肉跳,但陈独秀紧闭小嘴,不哭一声,反而两眼直瞪着自己的爷爷,直气得他爷爷伤感地说:“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啊!”并且断言他“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二、反清明志,剪清庭学监辫子

年10月,为了探索救国图存之路,陈独秀去日本留学。进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当天,为表明誓与清王朝彻底决裂,他找来剪子将盘在头上辫子剪掉后当众付之一炬,同去的中国学生目瞪口呆。后来,因留学生组织“励志社”中有鼓吹君主立宪的章宗祥、曹汝霖等人,陈独秀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就退出该社,表明自己与清朝势不两立的态度。

当时,清朝政府派驻日本的学监姚文甫经常干预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一天夜里,陈独秀与邹容、张继一起闯进姚学监的住处,扬言要砍掉他的脑袋,姚学监一看这阵仗,立马跪地求饶。邹容说:“纵饶汝头,不饶汝发。”说毕,张继按住他的腰,邹容压着他的头,陈独秀拿起剪刀剪掉了姚学监的长辫子,以示“割发代首”。这一革命行动,很快传遍了留日留学生,大家既为之拍手称快也对他们三人钦佩不已。他们三人也因此被强行遣送回国。

三、追求爱情,不惜与小姨子私奔

年冬,中了秀才的陈独秀,由其嗣父陈昔凡与其好友安庆统领(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高登科作主,与高登科之女高晓岚结婚。高晓岚长陈独秀三岁,恪守妇道,足不出户,目不识丁。虽然两家门当户对,陈独秀却对这桩封建包办婚姻硬着头皮接受,但却与妻子没有共同语言。

高君曼

而比高晓岚小10岁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在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学习时,于假期到姐姐家,与共同爱好文学的姐夫陈独秀却有不少共同语言,逐渐心生爱慕,陈独秀也对其小姨子情有独衷。这事被两家人知道后,嗣父陈昔凡骂他败坏门风,高家也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有违礼教。而心心相爱的两人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的指责,年,陈独秀干脆带上高君曼私奔,在杭州结为伉俪。

但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渴望家庭安宁生活的高君曼跟着陈独秀走南闯北,饱受颠沛流离,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日子,不免埋怨与争吵,感情也日渐淡漠。据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后来说:“他们夫妇常吵,吵得厉害的时候,老要叫大叔(即汪孟邹)去调停。有一次大叔对我们说:‘仲翁脾气真不好,暴躁、性急。君曼总是哭号。其实,陈仲翁是黄茅火性,发起来,不可收拾,过一下,又好了,没事了。君曼也很强,不肯让。’”

年,高君曼彻底心灰意冷,带着孩子离开了陈独秀。此后和陈独秀再没见过面,年病逝于南京。

四、秉性刚强,不吃嗟来之食

陈独秀的嗣父陈昔凡,人称“昔凡公”,以举人身份入仕,先为知县,因治河有功升至辽阳知州,最后以道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身份致仕,是大书画收藏家,置下了庞大的家产。陈独秀可以继承,但陈独秀却对其嗤之以鼻,根本不沾嗣父的钱财。以致他专职负责中共领导时,因失去固定收入来源,不得不经常到亚东书店预支《独秀文存》的版税。而书店职员多是安徽人,对他的家境十分了解,陈独秀走后,职员多在私下议论:“他家里有钱哩!但是,他不管怎样,再也不要用家里一个钱。他真是一个硬汉子。”为砥砺自己的意志,陈独秀在楼下客厅挂着一副对联:“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

老年陈独秀

后来,陈独秀以老迈之身偏居四川江津时,没有职业,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除了一点很不固定的稿酬之外,主要靠亲友的接济。陈独秀为此曾写诗记述:“日白云黄欲暮天,更无多剩此残年。病如檐雪销难尽,愁似池冰结愈坚。蕲爱力穷翻入梦,炼诗心豁猛通禅。邻家藏有中山酿,乞取深卮疗不眠。”

尽管到了百病缠身、经济拮据这般困苦境地,陈独秀仍不会牺牲自己的原则去接受别人的帮助。中共叛徒任卓宣,曾给他寄了元,陈独秀收到后,立即退了回去。他的学生、时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朱家骅,赠送其元,陈独秀当即拒绝。朱家骅无奈,又托付张国焘(年4月投身国民党,被开除中共党籍)转赠,陈独秀再次退回,并斥责张国焘“比我穷”,陈独秀所说的“穷”当然是指人格。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

张国焘

五、专制独断,有一言堂家风

陈独秀是毛泽东最初崇拜之人,也是毛泽东的革命引路人。

年,毛泽东在北大任图书管理员时,为给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专栏投槁,写了一篇文章给陈独秀审阅,陈独秀连夜看完并且做了多处修改。次日毛泽东来取稿件时发现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毕竟毛泽东自少年时就以文章被许多老师和同学赞赏,于是指着文中改动之处不满地对陈独秀说:“这些地方,我看还是不要改的好。你这样一改,文章就没有多少味道了。”陈独秀头也不抬地摆摆手说:“你拿走吧,我就改了几句话。”毛泽东坚持己见:“我看还是改回来更好。改完之后,文理欠通,意思也变了。”陈独秀不耐烦地说:“就这样改,耽误了出版怎么办,快去刊印吧!”几天后,当陈独秀发现毛泽东发表在《每周评论》上面的文章,竟然原封不动,大为恼火,一气将杂志摔在地上。

青年毛泽东

中共建党以后,陈独秀身居高位,却又愈发表现得固执己见专断独行,以致当时的宣传主任李达因不满其“独裁”愤而脱党。其子陈延年发现父亲在工作上的错误时,常会毫不留情地尖锐指出,但都被他粗暴地打断,气得陈延年对别人说:“我父亲也不过是一个新官僚旧学者而已,读书虽多,而不能为天地立心,为革命立命,和文盲有什么两样!”

年,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谈到大革命失败时,也无奈地说:“在那个时候,陈独秀是中国党的彻头彻尾的独裁者,他甚至不同中央委员会商量就作出重大的决定......大致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不同意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政策。我们逐渐地分道扬镳了。”

毛泽东与斯诺

六、对子严格,一副“狼爸”嘴脸

在《觉醒年代》里,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僵。而在历史上,陈独秀和这两个儿子(均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习惯用“同志”称呼,从不以父子相称。而这两个儿子对其父也是“牢骚满腹”、冲突不断。在一次谈话时,陈延年对邓中夏、张太雷谈论陈独秀犯下的错误气愤地说:“老头子(指陈独秀)糊涂,看不出蒋介石的阴谋,看不见工农的力量,竟把无产阶级当作革命的苦力。”

陈延年、陈乔年

年10月,陈独秀被国民党抓捕入监。第二年的夏天,陈松年与陈独秀分别八年之后才在监狱见面。他带着家乡本地特有的蔬菜,看到陌生又熟悉的父亲形容枯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禁不住就掉了眼泪。但陈独秀虽然人显得很憔悴,见到儿子后还是强装精神,挺直了身子,眼一瞪,大声训斥道:“没出息,流什么泪!”陈松年猛然一惊,以致陈松年在自己年老时回忆父亲,很多都忘了,唯独这一句他始终没忘。

七、坚持独立,不满共产国际瞎指挥

从中共建党一直到共产国际解散,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其不切合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也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奉共产国际之命为帮助中共建党,在上海与陈独秀第一次见面时,马林就用带有命令的口吻说:“陈独秀同志,你如果是真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听共产国际的。”陈独秀一听,猛地站起来说:“中国革命有中国的国情,中共的工作,也无须样样依靠国际,我们有我们的独立性。”双方第一次会面就不欢而散。由于两人几次都谈不拢,一度出现了陈独秀要求共产国际撤换马林共产国际代表的职务、马林则主张开除陈独秀党籍的极端对立局面。

马林

而陈独秀担任中共早期领袖期间,他与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维经斯基、马林、鲍罗廷、罗易、罗明纳兹等共过事,对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钦差大臣”,他没有一个看上眼的。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把责任都推给了陈独秀。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将他拒之会外。陈独秀只得与黄文容、汪原放等乘船去上海。一路上,他脸色铁青,反反复复就一句话:“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领导。”到了上海,黄文容问他:“仲甫同志,鲍罗廷和中央屡屡让你去苏联学习,你为什么拒绝呢?”他回答说:“你懂什么?莫斯科让我去学什么啊?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懂得还是外国人懂得?你以为中国问题还要请教外国人,难道外国问题也请教中国人,中国人能懂吗?”

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陈独秀入狱后,一批又一批的国民党要员纷纷来来劝降,就连第一夫人宋美龄也带着铁道部长顾孟余这位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的老下属,来劝陈独秀“改邪归正”。但陈独秀统统拒绝,礼品原物奉还。以致中统头子徐恩曾感叹地说:“这个倔强的老头子,谁也不可能说服他。”

陈独秀与胡适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轰炸南京,陈独秀的牢房也被震坍屋顶,他躲到桌子底下,幸免于难。陈钟凡与胡适、张柏龄等联名保释他,但国民党当局要他具“悔过书”才行,他闻之大怒说:“我宁愿炸死狱中,实无过可悔”。但是,国民党在中共统战口号“释放一切政治犯”的巨大压力下,被迫在8月23日释放了陈独秀。但为了保全他们的面子,国民党政府在公布的“明令”中,强调陈独秀“爱国情殷,深自悔悟”。陈独秀出狱后则发表声明严辞以对:“爱国诚未敢自夸,悔悟则不知所指”;“我本无罪,悔悟失其对象;罗织冤狱,悔悟应属他人”。

陈独秀出狱后,国民政府大员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等人,专门宴请陈独秀。陈果夫郑重地宣布:“鄙人受蒋先生委托转告,他十分赞赏独秀先生渊博的学识和爱国精神,想聘请独秀先生任劳动部长,为中华民国效劳。独秀先生,你意如何?”陈独秀马上回答:“果夫先生,请你转告鄙人对蒋介石先生的谢意。不过,他要鄙人当劳动部长是假,为他装点门面,当他的走卒是真。这真是异想天开。”言辞犀利,颇有骨气。

朱家骅

在座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说:“独秀先生,鄙人也受蒋先生的委托,要请独秀先生组织一个新共产党,并供给十万元经费和国民参政会五个名额。独秀先生,你意如何?”陈独秀当即拒绝道:“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关了我五年牢,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要我组什么新共产党,则更是异想天开,我陈某决不干这种事。”

当年《新青年》杂志的同事和旧友、时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的胡适,这时也隔洋托人传话给陈独秀:“美国一家图书公司,慕独秀先生之名,邀请独秀先生去美国写自传。一切安排妥当,盼往。”陈独秀不愿接受这份邀请,但为感谢老友关心,婉然谢绝:“鄙人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传奇的东西,不用去美国写自传。我是一个中国人,若是写自传,在中国也能写,同时,鄙人也厌烦见生人。”他还告知传话人:“请你转告胡适先生,我是决意不去。过去一些大军阀官僚垮台后,都跑到国外当寓公,这是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我陈某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陈独秀的几番话语表明,他是有着独立精神的“硬骨头”,他虽然早就被免除了中共党内一切职务,甚至还被开除了党籍,但他坚守了底线。

陈独秀江津故居

年7月,陈独秀带着几多怨恨、失望、不满、挫折和空前的孤寂,顺长江而进入了四川江津。年5月27日,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陈独秀去世后,老友朱蕴山赋诗评价他:“一瓶一钵蜀西行,久病山中眼塞明。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论定老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oyangshizx.com/lysxw/13040.html